[太玄了!哼!]丹尼儿说:[喂!老猴!我浑身都是美的!我自己知道!](21)
[是!是!]
丹尼儿挑战的说:[要不要看?]
她的胸口,浮现的骨头就叫人心碎。老伯站起来,关电脑,逃了出去,鬆了一口气。
[还逃走?太夸张!]丹尼儿骂着。
老伯走在巷路上,淋着雨。
下午四点多,没有风,有点闷。他却看见素贞往老人公园走去。走在红砖道上。
像圆圆的球。一个人!
他追了上去,两人同样没带伞。
[你怎幺来了?]素贞问。
[我在李茶的店里工作!就是那一间,便利商店隔壁!我平日都在那裏打小说!]
素贞紧紧的握住他的手。
他们走进公园里的木屋躲雨。
[我是想出来运动运动!我太胖了!]素贞说。
[喔?不会!刚刚好!]老伯笑着说。40几岁发胖是正常的!
[我还记得在山上的日子!]
[喔?]
[我一下课,你就去学校接我!我们去公路旁的杂货店拿东西,定货,然后走回来,上山去柿子园,看山看云,或者去溪谷看夕阳!那溪水是黑色的!岸边的向日葵则是金黄色的!而芦花是雪白的!我还记得!]
[没有人会忘记?那一条黑水!]老伯笑着说。
[那时,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的!]素贞兴奋的说。
那是1999年的夏天。素贞才24岁!
[每一天都是新来的!]老伯接着说。
素贞感慨的说:[我们不该下山来?]
[我们没有选择?]老伯说:[我们是被921赶下山来的!]
[后来!我们在温馨屋几乎搞到不可收拾?哈!]素贞追忆着。
[一直有女人来投靠我们!还有一个黑松老大!]老伯苦笑着。
[我们的心变大了!]素贞说。
[后来机会就一直失去!凤子桑带她们出去开店!好在!我们没有垮?]老伯说。
[在精神上,我们一直是充足的!因为我们一直行善,助人!]素贞说。
[妳是一个滥好人!]老伯说。
因为素贞一直接陌生女人进温馨屋。而且要老伯安慰她们的肉体与心灵!
是有一点变态!
[哈!你也是!]素贞指的是十日谈,收编了天珠儿。
又说:[我们的野心太大了!]
老伯说:[简单的活就好!]
[也对!]素贞附和着!
两人相视而笑。
17年就过去了!
只见丹尼儿追了来,撑着一把伞。在东张西望!
老伯叫着:[在这里!]
丹尼儿阿娜多姿的走过来。
素贞掐着他的手臂肉问:[她是谁?]
[我的女朋友!]老伯小声的说。
[来见过素贞老师,温馨屋的当家!她叫丹尼儿,是个护士小姐!]老伯为她们介绍。
他们坐在中心的椅子上。
[阿妳就是那个传奇人物?]丹尼儿吃惊的说。
[妳要不要加入!]素贞笑着说。
[我还在还债,等我还清再说!]丹尼儿苦笑着。
[喔?好!]
[我为您介绍一位减肥的医生,他很实在!]丹尼儿说。
[太好了!我明天有空!]素贞说。
[妳来李茶的店!我带您过去!]丹尼儿说。
[好!]两人就约好了!
真是一见如故!
因为以前老伯的女人通通归她管。
所以她现在也认为丹尼儿是归她管的!就熟络起来!
老伯是想:反正迟早要见面?
撞见了不就是最好的相见?
[老伯对妳好吗?妳这幺漂亮?]
[我为他守三年!]丹尼儿低下头害羞的说。
[不过他一直高高在上?可恶!]又说。
[哪很体贴的!而且他会指导妳的心灵!]素贞说。
[一直对我很兇!]丹尼儿告状。
[是你太漂亮!他有压力也是正常的!]素贞说。
[他教我抄法华经!]丹尼儿说。
[这样会变更有气质!]素贞笑着安慰她。
这样一人一语,就把老伯冷落了。
在雨中,夕阳西下了。
[我要去买肉羹麵上去吃!]素贞告辞了。
他们也回李茶的店。
[素贞老师很会带人!]丹尼儿说。
[她对妳印象很好!]老伯说。
[我们小三俱乐部的人不加入你们的温馨屋!]丹尼儿提出警告!
[好!]老伯答应她。
白素又来送便当。
法华经小品第七十一。
印度经典的特质71
相较于六祖坛经,印度经典有很多特质,如是我闻,中外佛法有五种人说:一是佛自说。二是弟子说。三是诸天说。四是仙人说。五是人说。等皆名佛说。如果说对于众生有益者皆冠上佛说?万万没有好处。
因为言不及于第一义。
只是方便说。
印度人好作幻想,撰写寓言。
法华的七个故事,都需超越再看。
火宅的譬喻。
以一个菩萨的眼光人世间没有火宅?苦难的人是菩萨的福田。
富翁穷子的比喻。
明心见性,心中有真如,是人人平等的。没有富父也没有穷子?
三草二木的比喻。
人人皆有佛性,皆堪成佛,哪来的上中下草?高贵,低贱二木?
化城宝处的比喻。
如唯一佛乘则无化城?小乘人心中才有圆融的化城。
衣裹珠的比喻。
人人皆有真心。不必赠珠?
髻中明珠的比喻。
并不是首功将军才有权听法华经?
良医病子的比喻。
这应该是根器的问题?而不是佛灭的问题?
第十章:鹰鸮飞在天空上
法华经小品第七十二。
佛教中的空与无72
先讲道教的空与无。
回归大自然叫空。
心中无记,不沾心,放心,叫无。
佛教的空是一种有之中的体验空性。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寂是色。
也是一种休息站,空处,空档。生命由种子发芽生根茁壮,开花结果,到又变成种子。告一段落,即是空处。等待再发芽生根。
再轮迴!
所以空不是没有?不是回归大自然?而是在等待中。
佛教的无不是无记?无心?一片空无。
在忍耐生忍耐法以外。到达无妄之如来地。不生也不灭,才叫无。
这个境界叫无生法忍。
所以无是无妄。
六根中的无就是仅存的真心力量。无妄以后的还不了的真,真心力量。
所以在此无即是真心。
应无所住,就是弃妄住!而生其心,就是真心!
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!